在學生時代,學生最害怕的可能不是考試,而是某次考試過后的家長會,老師會公布學生的成績和近期表現,要是近期表現不好的學生,老師可能還會單獨請家長“喝茶”,聊聊學生的近況。
家長會是老師和家長的交流平臺,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,也是讓老師了解家長對學生學習的看法,學生什么問題也溝通解決。不管平時多忙的家長,都會抽出時間參加家長會,這也表示家長對學生的重視。
一個班級中有成績好的,自然也會有成績差的學生,要是成績差的學生家長去參加家長會的話,可能也會比較尷尬。不過也有比較開明的家長,比較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,對學生成績并沒有那么高的要求。
“請倒數第一家長上臺講話”,家長的話直戳人心,讓老師覺得羞愧
家長會的流程并不短,也不都是由老師講話,可能也會安排成績好的家長分享教育經驗,不過這種老師都會提前告知,讓家長有所準備。
小張就是傳說中的“墊底王”,基本每次考試都是倒數第一名,每次小張的父母去開家長會也很低調,甚至想成為家長會中的“小透明”,孩子考試最后一名家長臉上也沒光。
不過在這次的家長會上,小張的家長卻沒辦法當小透明了,家長會進行到一半,老師突然說道,“有請倒數第一名家長上臺講話”,這也讓小張的家長很疑惑,平時不都是班級第一家長講話嗎?這次老師沒有提起表示,自己也沒有準備,更重要是自己孩子是倒數第一,并不是第一名。
小張的家長上臺以后就說了三句話,“小張能夠今天的成績和老師也有關,學生成績好壞離不開老師的教育,要是因為成績就搞差別對待的話老師也有問題”,小張家長的話直戳人心,讓老師覺得很羞愧。
也不知道這名老師是出于什么想法,本來小張的學習成績就沒那么好,老師臨場讓小張家長發言也有一定問題,小張家長說的話也有道理,學生的成績和老師密切相關,老師要是想跟家長交流小張的成績,也應該等到私下,而不是讓把小張家長叫上講臺。
差別待遇不可取,老師也要注意言行舉止
可能也會有人疑惑,小張的家長為什么說老師因為成績搞差別對待,這名老師在請小張家長上臺發言時,并沒有說是誰誰的家長,而是直接稱呼為“倒數第一”家長,也是對小張的差別對待。
老師是學生的榜樣,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,在家長會上老師都直呼“倒數第一”,在課堂上難免不會這么稱呼小張,要是其他學生都跟老師學習的話,對小張也會造成很大傷害。
身為老師要是都不能規范自己的言行,又怎么教導學生注意言行呢?而且在稱呼上差別對待的話,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可能也會有差別待遇。學生本身學習能力就比較強,老師在不經意間的行為,就會影響學生的言行。
老師在教育學生上要以身作則,不管學生的成績如何都應該一碗水端平,在教導學生上一視同仁,不能只憑學習成績的高低就對學生下定義、貼標簽。
老師和家長的合理溝通,才能讓學生發展得更好
其實從老師的做法也能看出,他平時和小張的家長溝通機會比較少,教育理念也大不相同,老師這么做可能是想要了解小張家長的教育方式,可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和家長的想法,老師的這種做法也會影響小張的成長。
開家長會的家長那么多,保不齊哪位家長就會和孩子說,要是學生在之間流傳這件事,對小張的生活和學習都會產生影響。
在學生的成長階段,老師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,二者要是觀念有沖突的話,學生也會很為難,不知道到底應該聽誰的,在矛盾中學習,學生的成績也會有所退步。所以老師和家長要進行合理的溝通,為學生成長創造更好的環境。
家長有家長的不容易,老師也有老師的不容易,歸根結底都是想讓學生變得更好,老師和家長也應該互相理解,家庭教育和課堂教育相輔相成,才能推動學生的發展。也希望在老師和家長的努力下,學生能夠有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,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。
來源:學習全攻略企鵝號